微信置顶的人,不用经常聊天
文章分类:生活 发布时间:2021-03-16 阅读: 574
一群老人在车站,其中一位在原地站着挥手,
另外六位边回头边说再见。
成长的过程就是这样:
昔日的朋友仍在身边,是幸运;
可若他们选择在某个时候离开,也正常。
昨天《吐槽大会》上,易立竞一句话,让马思纯和周冬雨在热搜待了一天。
“你把周冬雨当朋友,她现在为什么不带你了?”
有人猜她们关系破裂了,有人嘲她们之前都是人设。
甚至有人深扒所有细节,只为寻一个答案:
杨紫和周冬雨,到底谁才是马思纯最好的朋友?
我觉得,都不重要,彼此真诚过就足够。
周冬雨和她一起共创过事业上的荣耀;
杨紫陪伴她走出了人生和情绪上的低谷。
谁都未曾虚情假意,谁也都无法被替代。
只是,人都是在变化的,不会有人永远在你身边。
但还好,永远都会有人在你身边。
其实很多人在毕业后,都会经历一种“朋友有了新朋友”的低落感。
蔡康永曾说过一句话:
“如果那个人跟你一日为友就终身为友,你应该心里很紧张才对。
我们两个都从此不变化了吗?”
离开了校园的单纯环境,散落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融入任何一个新的集体,都是需要精力的。
当初约定的“常联系”,在开始新的生活之后,大多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慢慢地,电话少了,微信消息回得慢了,
甚至偶尔还会错过彼此的朋友圈。
每当后台有读者和我倾诉这样的苦闷,我都想要说一句“恭喜”。
这并非是件坏事。
《Sex Education》中,O和E是好兄弟。
无论是上下学,还是假期里,他们都经常待在一起。
直到新学期开学,O因为要花时间“做生意”,
原本形影不离的两个人,现在只有在学校里才能见到。
有天E去家中找O,又扑了个空。
O的妈妈说:“当朋友找到新爱好时,确实会有些失落。
你一定不要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这对你来说其实是个机会,作为独立的个体去发现。”
深以为然。
我一直觉得,朋友和知己的区别,就在于敢道别;
能成为知己的人,一定是久别再重逢。
你们也许互为彼此的微信置顶,但不会每天都聊天。
然而只要打开对话框,就能没有任何负担,不需任何客套地讲想说的话。
任何没头没脑的话,出现在你们的聊天记录中都会变成理所当然。
成人世界的友谊,从来都不是单项选择。
只不过最好的那个,会是你的加分项。
去年刚复工那段时间,朋友的公司出了些问题,需要一笔资金周转。
在给我发的消息中,他没有说任何“多余”的话。
就只是:方便的话,借我20万,最晚8月底还。
想到当时我的店开业,发了朋友圈,他也没有任何表示。
隔天我就收到一个开业礼物和一张卡片,上面只有两个字:祝顺。
说真的,现代人每天都在想方设法和生活周旋,
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分散在“联系”这件事上。
《机智的医生生活》中,颂华觉得不舒服,就一个人去做检查。
在检查结果出来的当天早上,四个朋友不约而同地来询问:
“怎么样?”
“良性。”
简单的对话之后,就去各忙各的了。
就像三毛笔下的友谊:
“知交零落是人生常态,能够偶尔话起,而心中仍然温柔,就是好朋友。”
其实文章开头的那个视频,我更喜欢有人这样理解:
当你老了,几个老哥们儿都想见你。
于是结伴来到你生活的城市,长途跋涉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来见你。
不是所有的告别都意味悲伤和结束。
“爱与自由皆不必辜负,只要心灵独立便会久远。”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想起了一个人,点个“在看”告诉ta:
虽然不在身边,但我会永远惦记你。
“所有经历过的都不是可惜,错过的都不是遗憾。”也许现在我们的生活没有太多交集,但过去的友谊都是真诚的,那就值了。
【青岛征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