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爱上错的人原因只有一个
文章分类:爱情 发布时间:2024-06-09 阅读: 1027
生活中有许多人表示,他们总是无法摆脱消极的,消耗型的感情。
有些人已经和自己的另一半分手了,但他们还是会继续努力,直到挽回。
有的人,已经下定了决心,要离开一个被冷暴力的配偶,但在另一个人表达出善意与和解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原谅……
对于他们而言,好像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们,让他们继续沉浸在不舒适的感觉中。
虽然很痛,但心不由己,却不能随意的离开。
在这种相似的关系模型后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1
反复陷入同一种关系
这使我想起了一个男人的故事。
他娶的是一位年长十岁的太太,由于对太太年少时的复杂和坎坷心疼,他很乐意做一位「呵护者」。
婚后的那几年,他对自己的老婆,简直是宠爱有加。
哪知道,某一日,他忽然对自己老婆的过去耿耿于怀,对着她破口大骂。
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是因为他喜欢上了一位离了婚,比他大十来岁的女人,那女人有两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
后来,他离了婚,对离异的那个女人百般照顾。
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不能将对方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反倒是自己被拖垮。
这让他觉得,自己这次是不是又看错了。
从字面上来看,这个男人的行为确实令人困惑。
首先,他会不断地被那些年纪比自己大得多的可怜女人所吸引,并充当她们的“救世主”。
其次,他可能会显示出很贴心很温柔的一面,但是,他的好可能会突然收回,也可能会突然消失,所以,他并不是真的喜欢你。
到底是什么,让他一直跟年长的女人在一起?

2
无法实现的愿望,
变成了生命的诅咒
原来他有个不负责的老爹,从小就整天在外面浪荡,花天酒地。
后来,他的父母离异,他的父亲依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的母亲也离异了,没有离开家,而是将他拉扯大。
妈妈心中有太多难以表达的怨恨,所以,她会当着孩子的面,痛哭流涕。
每次这个时候,他都会像一个好丈夫一样,轻轻地为她擦拭着泪水,然后凑到她的身边,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话语,给她温暖,给她安慰。
但这一切,都无法让她从悲伤中走出来。
她的脾气一天比一天火爆,一天比一天孤僻,他有时候看不下去,也会对她冷冰冰的。
到那时,妈妈就会歇斯底里的大发雷霆,哭着说:“我留下来,都是因为你!”
逐渐地,他和他的妈妈同时扮演着“给予者”与“接受者”、“救赎者”与“受害者”的双重角色。
母亲首先将她的泪水和伤痛、错送到了她的儿子的头上。
他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取代父亲,让她过上幸福的生活。
所以,他很愧疚。
这种负罪感折磨着他,让他感到无能和糟糕,笼罩着他的童年。
渐渐地,这份不能消除的罪恶感,成为一种“未了的情结”。
长大后,他一次又一次的坠入爱河,一次又一次的去救那些和他母亲有同样遭遇的人,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想要救出他的母亲。
“未了的情结”在许多人心中是一块血块。
每一种形态都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是一种隐藏在心底的渴望。
在他看来,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一个可怜的女人所吸引,就是为了让儿时的母亲高兴。
固执地坚持这种想法,就成了他一次又一次地在各种关系中反复出现的习惯。
这对“早先”的遗憾没有任何帮助,只会使人们在“实际”中失去更多。
比如,这位男士老是陷在一段感情里而不自知,失去了寻找快乐的能力。
因为太过执着,太过渴望没得到过的甜,所以他被困在了过去,不能去面对未来。

3
接纳遗憾,
放弃修改过去
如果你和这个男人一样,因为某种不完整的感情,而在一段感情中不断地消耗着自己的感情……
现在怎么办呢?
这让我想起了《深海》里,那个渴望得到妈妈关爱的小姑娘。
小女孩的父母离婚后,父亲组建了新家庭,她觉得自己被冷落了,因为她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
而母亲从不主动联系她,甚至告诉她,不要再联系了。
但女孩一直无法释怀,想念母亲,想去找她。
可能是受痛苦的指引,她在一次旅行中落入海里。
在昏迷的梦魇中遇到海精灵,带她继续寻找母亲的爱。
在她的脑海里,一直有段挥之不去的记忆:全家人一起快乐地庆祝她三岁的生日,并说着永不分离的誓言。
这个回忆,向她释放出无法释怀的甜度。
但是,她再也不可能乘坐时光列车,回到她三岁的场景、停留在那样的甜蜜里。
事实是,母亲不够爱她,所以才冷漠以对,不再联系她。
她需要承认自己有个不够爱她的母亲,放下继续验证“妈妈还爱我”的愿望。
最后,在现实世界中,有个陌生人放弃生命救了这个小女孩,从他的身上,她明白:
原来自己一直都是值得被爱的,这才终于接纳“不被母亲爱”的遗憾。
要接纳这种事实,确实很难。
很多人放不下的背后,往往都是抓住最后的一丝可能性——
“只要我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就可以修改过去了。”
所以他们才一次次回到相似的场景里,进入到错误的关系模式中。
事实上,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力感和局限性,这往往是人的自恋在作祟。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就是自己做不到、无法改变的。
接纳自己的遗憾,才是改变的开始。
当然,这并不表示,从前没有尝到过的甜,就再也无法得到了。
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靠自己去创造。
要做到这点,第一步是要察觉到自己正困在“未完成情结”之中。
对于那个不断陷入跟苦情女人纠缠的男性而言,
他无意识选择的方式是把现实中的苦情女人变成幸福女人,自己继续成为默默付出的拯救者。
当一而再再而三陷入到相似的情感模式当中,不断重复时,这就是需要警惕的信号。
只有看到自己的这种模式,才能想办法从中跳出来。
其次,做好课题分离。
每个独立个体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很多人过去的“得不到”,不能证明自己不够好——
得不到冷漠父亲的回应、得不到养育者的肯定,那是因为这些人有自己的人生课题。
同理,只有他明白拯救母亲不是自己的任务,才会在心理上完成和母亲的告别。
最后,寻找真正健康的关系。
当他愿意放弃上演“拯救者-被拯救者”的戏码,才能停止旧有的模式;
转而去寻找被关注、接纳、看见的正向关系体验。
不再反复陷入受虐的重复中,转而有机会去体验被正确对待的感觉。
而被正确对待过的人,将会去寻找更多被正确对待的关系。 自此,新世界将会慢慢为他打开大门。

4
写在最后
从人的天性来看,我们容易近乎偏执地渴望生命中每件事都有始有终。
只是,我们往往用错了方式——
执着于修复“未完成”、想回到过去,是一种执念。
重获力量去创造新的体验,过好当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
当我们愿意承认局限、愿意接纳过往的遗憾的那一刻,
就是真正打破那个自己创造的牢笼,自由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