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治愈还是致郁?最新研究:所有国家中,未婚者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均高于已婚者,其中男性、受教育程度高者抑郁风险更高
文章分类:婚姻 发布时间:2024-10-08 阅读: 1028
在这个社会化媒体大行其道的年代,有一个很普通的小视频出现在人们的脑海里:家里还没结婚的年轻人问着自己的长辈:“婚姻究竟有什么意义?”听到这个问题,很多老人都会沉默片刻,或者有些茫然,像是很难回答这个问题。这一现象,既折射出现代青年对待婚姻的态度,又折射出对婚姻的本质和它对个体幸福的影响。
过去的研究显示,婚姻状态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总体死亡率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目前关于婚姻状态与抑郁的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且已有研究表明,婚姻对抑郁的防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同的研究发现仍然存在很大的异质性。
澳门理工大学最近对7个国家的10多万名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这一发现显示,在所有被调查的国家里,未婚者与那些已经结婚的人相比,患抑郁症的几率要高出80%左右!此外,男人和有更高学历的未婚者患抑郁症的几率更大。

1
抑郁症: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
抑郁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其发病率在成人中高达5%。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超过10%。抑郁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2
研究目的以及规模
本项目拟采用横向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婚姻状态对抑郁情绪的影响。这个跨国家的调查通过对个体水平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目前和将来患抑郁症的危险程度。我们使用了7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进行的大规模的全国代表性抽样,以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本研究以横向与纵向两个阶段之研究设计。横断性研究纳入了7个国家的8个研究小组,共106656人,其中22,490例存在抑郁症状。

图1:研究设计
本研究纳入了20,865例5个国家的前瞻性纵向研究。平均随访期为4年 KLoSA组至18年 WLS组。在追踪过程中,共有4,486位受试者出现抑郁症状。
3
七国中,未婚者抑郁风险均更高
调查发现:不论在哪个国家,单身男性比已婚男性患抑郁的几率都要高出80%左右。

接着,作者研究了变量,以确定影响婚姻状况和抑郁症状之间关系的潜在调节因素。通过分析,他们确定了三个在至少六个国家中具有强有力证据的调节因素:国家、性别和教育程度。
研究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因居住国而异。具体而言,研究人员观察到西方国家(美国、英国和爱尔兰)的未婚人士抑郁症状风险显著高于东方国家(韩国、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未婚人士,尤其是离婚/分居人士。然而并未观察到国家对单身或丧偶个体的抑郁症状有任何显著的调节作用。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婚姻状况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受性别的显著影响,表现为:单身男性的抑郁风险高于单身女性。然而,对于离婚/分居或丧偶的个体,未观察到性别对抑郁症状有任何显著的调节作用。
按教育程度分层时,在所有八个队列和七个国家中,未婚和已婚个体之间抑郁症状风险的差异在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中最大,尤其是离婚/分居和丧偶个体。相反,研究人员没有观察到教育程度对单身个体抑郁症状的显著调节作用。
进一步,研究人员利用来自五个国家的纵向队列分析了婚姻状况与抑郁症状后期风险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以及潜在的中介机制。结果显示,饮酒是一个显著的因果介质,在墨西哥人、韩国人和中国人的单身群体中分别占到以后出现抑郁症状总风险的 3.2%、34.1%和 27.4%。除此之外,吸烟也是潜在的“致郁”因素。
4
小结
综上所述,这项大规模、两阶段的大型研究跨越了七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深入探究了婚姻状况与当前及未来患抑郁症风险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指出,未婚者的抑郁症状风险显著高于已婚者。更进一步地,这种关联受到国家、性别和教育程度的显著影响。尤其在美国、英国和爱尔兰等西方国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未婚者与已婚者之间的抑郁风险差异最为明显。此外,研究还揭示了饮酒和吸烟在中国、韩国和墨西哥的未婚人群中是导致抑郁症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
这些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洞见,帮助我们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婚姻与心理健康的复杂关系。
最后,婚姻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无论选择结婚还是保持单身,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你是否感到快乐与幸福,才应该是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